全媒體記者 朱劍鋒 通訊員 武曉藝 代富國
眼下正值芝麻葉的采摘的季節(jié)。8月23日,晨曦微露,平輿縣郭樓街道陳集村的白芝麻種植基地里便熱鬧起來,三五成群的村民帶著遮陽帽,走進芝麻田,開始采摘芝麻葉。
“我干了十來年了,從開始摘芝麻葉到撒芝麻,一季掙幾千塊錢。”每到芝麻葉采摘的季節(jié),村民萬腦都會到白芝麻種植基地采摘,在家門口當起“上班族”。
在芝麻葉加工現(xiàn)場,幾口熱氣騰騰的大鍋一字排開,鍋里芝麻葉隨著攪拌工具上下翻動,空氣中彌漫著清香。
新鮮芝麻葉采摘下來后,掐頭去尾放入大鐵鍋里,一通大火猛燒,等水完全開了,芝麻葉也由綠色變?yōu)楹稚?。抽薪熄火,燜上一會,芝麻葉就算“炸”好了。炸好的芝麻葉撈到篩子里控干水,在院子里找一片平整干凈的空地,一條條均勻展開晾曬。
在艱苦年代,一頓香噴噴的芝麻葉豆面條,給少油缺肉的寡淡日子帶來了亮色。如今,隨著人們對綠色飲食的需求,芝麻葉豆面條再次受到市場追捧。據(jù)悉,2016年以來,平輿縣白芝麻經(jīng)營企業(yè)增至50多家,白芝麻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突破200家。
郭樓街道陳集村白芝麻種植大戶陳小立告訴記者,他今年種了一千多畝芝麻,現(xiàn)在正是采摘的時候,今天組織100多人到地里采摘芝麻葉,每斤按6毛錢計算,每個工人每天掙一二百塊錢。
芝麻雖小,渾身是寶。如今,平輿縣白芝麻已成為大眾熟知的地域新名片,芝麻葉成為農(nóng)民持續(xù)增收致富的“黃金葉”。(編輯 詹云清)
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wǎng)、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wǎng)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凡是本網(wǎng)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m.yinghaihangkaoshi.net/sannong/show-16-332135-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