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諺道“七月十五棗紅圈,八月十五棗落桿”。中秋過后,各種棗陸續(xù)上市。直接從樹上摘下來的鮮棗,吃起來口味鮮美,脆甜多汁。等過了此季節(jié),我們一年四季能吃到的便是干棗。
有些棗,既可以干制,又可以鮮食,比如駿棗、金絲小棗等;有一些品種,果實肉質(zhì)松脆、汁多,只適合鮮食而不宜曬干,比如大白鈴棗、冬棗等;還有一些品種果實含干物質(zhì)多,以制干為主,比如長紅棗、圓鈴棗、灰棗等。
從營養(yǎng)學角度看,鮮棗和干棗各有優(yōu)勢:鮮棗中維生素C含量非常高,每100克中高達243 毫克,是檸檬的11倍,被譽為“活維生素C丸”;干棗中鉀、鈣、鐵、銅、鎂、硒、錳等礦物質(zhì)比鮮棗高,其中,鉀含量為524 毫克/100克 ,是香蕉的2倍。無論鮮棗還是干棗,都含有一種名為環(huán)磷腺苷的生物活性物質(zhì),具有增強免疫和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肌營養(yǎng)的作用。此外,棗中還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植物化學物,如黃酮類化合物、皂甙等,這些物質(zhì)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腫瘤、免疫調(diào)節(jié)、保護心血管等作用。
不過,不管是鮮棗還是干棗,能量和含糖量都較高,2兩鮮棗與2兩米飯的能量相當,干棗的能量更是鮮棗的2倍,因此糖尿病患者要特別注意不宜多用。此外,干棗中不溶性膳食纖維比較高,大量攝入,可能造成消化不良,引起腹脹?!?/p>
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wǎng)、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wǎng)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凡是本網(wǎng)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m.yinghaihangkaoshi.net/showinfo-108-258021-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