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侯娟娟 韓堃 通訊員 姚聰 吳崢松
2025年的春運大幕早已拉開。今年春運,對在駐馬店車務段遂平站工作42年的魏學堂和高成杰來說,有著非凡的意義,因為這是他們職業(yè)生涯的最后一次春運了。
遂平車站是京廣線上一座客貨三等站,車站值班員的工作繁重而瑣碎,作為車站運輸生產中的“指揮官”,魏學堂擔負著車站運輸組織協(xié)調的重要職責。“剛進鐵路那年,正值春運,我到現(xiàn)在都記憶猶新,一晃40多年過去了,眼看就要退休了,我要把最后一個春運干得更好。”魏學堂感慨地說。
魏學堂對鐵路事業(yè)有著深厚的感情。他說:“我有一個滿足和一個遺憾。滿足就是40多年來沒有一次嚴重違章違紀,家庭和諧美滿。一個遺憾是沒能讓兒子接過手中的接力棒,將我的鐵路情延續(xù)下來。”
盡管即將退休,但魏學堂依然保持著高度的責任心和敬業(yè)精神。在春運期間,他認真對待每一項工作,確保運輸安全暢通。正如他所說:“四十多年的鐵路生活讓我十分懷念,工作雖然辛苦,但每當看到列車安全出站,心里就充滿了成就感。”
在魏學堂職業(yè)生涯的最后一個春運里,他依然堅守在信號樓里,有條不紊地操控著每一條到發(fā)線及通過的列車。他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鐵路事業(yè)的熱忱。
與魏學堂如出一轍,同樣是1983年進入鐵路工作的助理值班員高成杰,每天提前到達車站,按規(guī)定著裝后佩戴好對講機、記錄儀。這些現(xiàn)代化設備,讓他不禁回想起自己剛上班那會兒。
42年里,高成杰見證了中國鐵路的飛速發(fā)展。從內燃機到綠皮車,再到高鐵;從時速60公里到100公里,再到實現(xiàn)時速350公里的歷史性跨越;從硬紙板票到電子客票,高成杰不禁感慨:“現(xiàn)在乘坐火車的條件好多了,車廂干凈整潔,車速飛馳電掣。”
在高成杰鐵路生涯的最后一個春運里,他說:“42年的鐵路生活,對我而言是一場漫長的旅程,承載著無數(shù)的回憶與感動。我見證了中國鐵路的每一次蛻變,也為自己能參與其中而感到自豪。”
在春運這場年度大戲中,除了像魏學堂、高成杰這樣的鐵路人外,還有無數(shù)默默奉獻的鐵路守護者。他們有的堅守在行車室里,全神貫注地盯緊控制臺;有的穿梭在候車大廳里,為旅客提供溫馨服務;有的奔跑在調車場內,守護著鐵路線的安全運輸暢通。這些無名英雄們的辛勤付出,為億萬游子的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編輯 詹云清)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m.yinghaihangkaoshi.net/showinfo-252-345881-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