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百人談
甲骨文里隱藏的夏商文化新證
——專訪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李維明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體義 杜軍 郭歌
12月14日,在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舉辦的“商都講壇”上,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李維明以“‘鄭亳說’與‘夏文化’文字新證”為題,帶領上百名聽眾一同探尋“鄭亳說”與“夏文化”背后隱藏的奧秘。講座結束后,李維明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作為中國夏商周時期考古學文化的研究者,李維明用鄭州二里崗遺址出土的牛肋骨刻辭力證鄭州商城為商代第一都,同時通過對鄭州新密黃寨遺址出土的卜骨字符的研究,為尋找夏文化提供了新的線索。
一字證亳都
20世紀50年代初期,考古工作者先在鄭州二里崗一帶發(fā)現了商代遺存,1955年又發(fā)現并確認了鄭州商城遺址。1959年,郭沫若來此考察后,揮毫寫下“鄭州又是一殷墟”,代表了當時學術界對鄭州商文化遺存的認識。
隨著考古的深入,鄭州商城發(fā)現了內外城墻和大型宮殿,鑄銅、制骨、制陶等手工業(yè)作坊,大型青銅方鼎、玉器、象牙器、金器、甲骨文等高規(guī)格遺存,顯示這里是早于安陽殷墟的一座王都。
李維明介紹,關于鄭州商城是商代中期城址還是商代早期城址、是仲丁隞都還是成湯亳都的問題,學術討論十分熱烈。盡管“亳都說”舉出鄭州出土的戰(zhàn)國“亳”字陶文的證據,但也有學者提出,戰(zhàn)國文字不能證明商代這里名“亳”。
那么,鄭州商代遺址中出沒出土過類似甲骨文的文字材料呢?
1953年4月,在二里崗考古發(fā)掘工地,有一位名叫張建中的考古工作人員采集到一片牛肋骨,長7.3厘米,寬3.8厘米,厚0.3厘米,上面刻有成行的文字。著名文字學家陳夢家認為屬于“習刻”甲骨,共10個字,時代可能屬于殷墟時期。這一認識,不僅在當時幾乎成為定論,而且影響至今。
“由于二里崗沒有發(fā)現殷墟時期的文化遺存,所以推斷,這片牛肋骨刻辭不可能屬于殷墟時期。20世紀70年代末,鄒衡先生認為這片甲骨屬于商代前期。”李維明說。
這片甲骨到底是不是10個字?李維明進行了認真核對,發(fā)現至少應殘存有11個字,分屬兩條卜辭:“……又乇土羊。乙丑貞,及孚,七月。”與其他釋文最大的不同,就是補識出了一個“乇”字。由于這片牛骨刻辭上出現的“又乇土”同于安陽殷墟甲骨文中的“又亳土”,因此可以推斷二里崗這個早商甲骨文“乇”字,是晚商甲骨文“亳”的早期寫法。
李維明說,鄭州商代早期甲骨文的“乇”,與東周時期陶文、金文“乇”“宅”“亳”形成“乇”聲地名鏈,判明鄭州商城是商代第一都——乇(亳)都。
確定鄭州商城為商湯都乇(亳)的重要學術意義在于,鄭州商城遺址成為夏商分界的界標,為探討更早的夏文化提供了基礎。
一字為尋“夏”提供新線索
中國古代文獻記載商王朝之前有一個夏王朝,以西漢時期司馬遷《史記·夏本紀》記載最為詳細,記有夏王世系和大致連貫的史事。
商代二里崗文化之前的文化,被考古界命名為“二里頭文化”,命名地是偃師二里頭遺址。經過考古發(fā)掘研究,二里頭遺址發(fā)現的宮城、宮殿,多網格布局,鑄銅、制骨、制陶、制玉作坊,青銅器、玉器、原始瓷、象牙器等高規(guī)格文化遺存,顯示出一代王朝氣象。二里頭遺址被考古界定為夏代晚期都城。
但也有學者認為,二里頭文化迄今沒有發(fā)現文字,更沒有發(fā)現與夏人有關的“夏”字,所以二里頭文化是夏文化的觀點還需要尋找當時的文字證據。
李維明說:“我曾經梳理過二里頭文化的骨刻字符,收集到偃師二里頭、新密黃寨、澠池鄭窯、方城八里橋等遺址出土的二里頭文化牛、羊、豬骨刻辭,共5件??剔o以雙字符居多,也有3個字符的。由于二里頭文化骨刻字符具有一定數量,與鄭州二里崗早商文化骨刻辭、安陽殷墟晚商文化骨刻辭,在卜骨材質、施灼、使用象形文字或由象形字構成會意字刻辭等特征上形成承接,據此判斷,二里頭文化骨刻辭性質應當屬于甲骨文字。”
李維明在研究河南新密黃寨遺址出土的一件二里頭文化占卜用牛肩胛骨時,發(fā)現上有兩個字符。李維明隨后對這件卜骨上右邊的字符進行反復觀察,并與具有相類構字要素的商代卜辭、兩周金文進行比較,似與凸顯“目”“止”的“夏”字形成聯系。據此推測,此字似可隸定為“夏”字。“對于這個字的釋讀和認識,還需要接受未來考古發(fā)現二里頭文化甲骨文新材料的檢驗。”李維明說。
甲骨文是中國最早的成熟文字體系,如何加大對甲骨文的闡釋研究,使其代代相傳、發(fā)揮更大的影響力?
李維明說:“文字是中華文明的構成要素及重要載體,應該加大對甲骨文的宣傳。同時,古文字專家、考古學家都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從不同的角度解決特定的歷史問題,宣傳闡釋中華文明。”
“字”源其說
甲骨文中有“冬至”嗎?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東寶
一陽初起處,萬物未生時。再過幾天,我們就會迎來冬季的第四個節(jié)氣——冬至。
古人對冬至很重視,冬至是一個較大的節(jié)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期,是否有“冬至”一詞呢?讓我們到甲骨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在甲骨文中,‘至’字作,像箭矢形倒置,且在箭鏃部位加一短橫,意為射中目標,以此來表示‘到達’的意思。”古文字學博士、河南財經政法大學講師武亞帥告訴記者,在商人的時序觀念中,只有春、秋兩季,并沒有夏、冬兩季。
武亞帥介紹,“冬”字在《說文解字》中被解釋為“四時盡也。從仌從夂。夂,古文終字”。“夂”在甲骨文中作,像繩子兩端打結,表示終結,這是“終”字的表意初文。
在兩周金文中,“夂”字作 、 、 、諸形,后來由于讀音相近,假借為冬季之“冬”,而表示終結的字形加上了糸旁,如此一來,“冬”和“終”兩個字就各有所用了。
因為冬天是一個時節(jié)且天氣寒冷,故又在字形上增加意符“日”或者冰(仌),分別作、,后一類字形至隸書階段作,這也就是楷書“冬”的字形來歷。
“而在商代甲骨文中并沒有‘冬’這個詞, 也僅用來表示‘終’。因此,在商代的文字系統(tǒng)中沒有‘冬至’一詞。”武亞帥說。
西北大學教授韓養(yǎng)民在《冬至別名考》一文中介紹,冬至起源久遠,從文字記錄來看,初名“日短”。這一名稱在先秦著作《尚書·堯典》中留下了記錄。
在該文中,韓養(yǎng)民引用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先生的論述“《堯典》四仲中星之年,蓋殷末周初之現象也”,并指出“日短”是殷末周初冬至出現的最早名稱。
“隨著天文觀測、占星術的發(fā)展,先民感知到,在‘日短’這天,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這是殷末周初人們在觀測天象中初步形成的節(jié)氣觀念。”韓養(yǎng)民寫道。
那么,在現存的甲骨文實物中,是否有關于這一節(jié)氣觀念的記錄呢?長期從事商周考古和天文考古研究工作的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博系教授武家璧在《殷墟花東“至南”卜辭的天象與年代》一文中給出了答案。
“《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中第290片記載了一次占驗日出的過程,整理者認為這是殷人觀察天象的珍貴記錄,我們認為這是一次關于冬至日出的原始記錄。”武家璧在文中指出。
文章介紹,該甲骨卜辭記載了一次日出“至南”的現象,按照發(fā)問和記事順序,四句釋文分別是:“癸巳卜:自今三旬又(有)至南?弗霝?”“三旬亡(無)其至南?”“二旬又(有)至?”“乞(迄)日出,自三旬迺至。”
武家璧根據卜辭的大意,斷定其中的“至南”不是指一般的到達南方或者偏南,而是指日出方向所能到達的“南之至極”,也就是文獻記載中的“日南至”,即“冬至”。通過實測確定“日出至南”在三旬之首“甲子冬至”,還通過查表得到符合這一天象條件的絕對年代是公元前1249年,為商代武丁時期。
“這是目前已知最早測定冬至日的記載,為研究上古歷法由‘觀象授時’向‘推步制歷’過渡提供了重要參考資料。”武家璧在文中寫道。
文物小檔案
“馬危”折肩尊
插圖/王偉賓
出土于殷墟大司空遺址M303墓葬。因墓中多數青銅器都帶有銘文“馬危”二字,故名為“馬危”折肩尊。肩部飾有三組精美的牛首,腹部對應牛首各飾一組獸面紋。這件青銅器物出土時有大量保存較為完整的短梗南蛇藤植物枝葉覆蓋在器物口部,枝葉顏色為淺褐色,葉片構造特征依然清晰可見,這在殷墟考古發(fā)掘中是極為罕見的。
甲骨文雙語小學堂
甲骨文“春”字,左邊的上下是草木,中間是日,表示溫暖的陽光滋潤草木生長;右邊的實際上是“屯”的甲骨文,表示春天到了,種子破土發(fā)芽。金文和小篆構字部件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春”本義是草木的種子生根發(fā)芽,后引申至以“春”作為一年四季的第一季名。
The oracle bone script form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春”(chūn)shows that the top and bottom parts on the left side represent grass and trees,respectively,with the “日”(rì)symbol in the center,signifying the warmth of the sun nourishing plant growth. Its right side is derived from the oracle bone script form of “屯”(tún),symbolizing the arrival of spring and the sprouting of seeds. Later,in its bronze and small seal forms,the arrangement of all the components was altered. Initially,the character “春”referred to the rooting and sprouting of seeds,and gradually came to represent the first season of a year. (文字翻譯 童林 張蕊)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m.yinghaihangkaoshi.net/showinfo-263-341679-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責任編輯 / 張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