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陰陽合同前,牛逼哄哄的馮小剛,也曾卑微過。
跟他同時代的電影人,陳凱歌出身世家,其父陳懷皚是新中國第一代電影人,張藝謀雖然成名較晚,但也是正兒八經的科班出身,只有馮小剛是從文工團干起的。
混北京文藝圈的,分為兩大派,一派是大院子弟,一派是胡同串子。
大院子弟有鄭曉龍、姜文、葉京、馬未都、王朔、王中軍、王中磊等,其中王朔是當之無愧的核心,要知道他當年編劇的《渴望》,那可是萬人空巷。
如此一來,胡同串子馮小剛跟大院子弟在一起,難免有點自卑,不過自卑歸自卑,圈子還是要混的,而把馮小剛帶入京圈的人,是鄭曉龍。
左起:葛優(yōu)、馮小剛、王朔、鄭曉龍
1990年,電視劇《渴望》播出,把導演鄭曉龍、編劇王朔也帶火了,彼時馮小剛還在愛情劇《好男好女》里苦哈哈地當著美術設計。
要不說馮小剛這人雞賊,順著桿子就能往上爬。
據(jù)鄭曉龍回憶,馮小剛經常請他吃飯,找他溝通聊天,理想啊工作啊什么都談,那年頭也沒什么送禮的說法,馮小剛就用這些“賄賂”他,讓他領著走上了電影路。
鄭曉龍手把手教馮小剛編劇、拍戲,馮小剛悟性也不差,1991年,兩人合作編劇的《遭遇激情》獲得了第1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的最佳編劇獎提名,同年又與王朔、馬未都聯(lián)合擔任《編輯部的故事》的編劇,算是在京圈里混了個臉熟。
老大哥王朔,表面上接受了這個“朋友”,但打心底里看不起他,覺得這人太圓滑,不靠譜。
馮小剛、王朔
在《甲方乙方》里,王朔描寫了一個擅長吹捧奉承的“捧人專家”,原型就是生活中的馮小剛;
到了《玩的就是心跳》,王朔的揶揄更加惡毒,“和電視藝術中心的一個美工同名”“長得像越南犯罪分子”。
面對王朔的嘲諷,馮小剛心知肚明,但還是心照不宣地照單全收,甚至不介意在這些電影里本色出演,沒辦法,這年頭出來混的,誰能不受點委屈。
話又說回來,雖然處處壓馮小剛一頭,但王朔是馮小剛的貴人,馮的早期作品都有著濃厚的王朔影子,兩人都喜歡在作品里膈應人,這是后話。
02
混入京圈后,馮小剛最需要做的,當然是維護關系。
除了隔三差五請鄭曉龍吃飯外,馮小剛在剛認識王中軍、王中磊時,也給兄弟倆留下了吃飯主動買單的好印象。
1994年,馮小剛與王朔共同創(chuàng)立了好夢公司,但發(fā)展并不順利,電影不是被禁就是不過審,接連幾部作品都被打斷。
正以為公司要倒閉時,《甲方乙方》意外爆紅,不僅開了內地影視賀歲片的先河,還以3600萬票房,解了好夢公司的燃眉之急。
電影《甲方乙方》
電影掙錢了,王朔卻說,這錢先別急著分,指著這點錢也養(yǎng)不了老,不如先用在公司的公關上,畢竟公司要做大,還得靠大老板砸錢,其他資源也得找有權勢的人張羅,于是他們開始四處拉攏關系,王中軍就是重點拉攏對象。
當時王中軍在美國一邊讀研究生一邊打工,賺了10萬美金,回國后創(chuàng)辦了華誼兄弟廣告公司,很快接到了中國銀行幾個億的大活兒,給全國15000個網(wǎng)點改造門面。
這個活干好了以后,又接到了國家電力、中石化、農行等大單子,短短幾年,華誼兄弟廣告就躋身全國十大廣告公司之一。
1998年,王中軍在路上偶遇熟人,機緣巧合下參與到了英達拍攝的情景喜劇《心理診所》中,這次試水成功后,華誼廣告在影視圈掙到了第一桶金。
王中磊、王中軍
上世紀90年代末,內地影視還一片蕭條,意識到市場荒漠后,王中軍抓緊進軍影視市場,他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馮小剛。
有了《北京人在紐約》《甲方乙方》等接連幾部賣座的作品,馮小剛在內地影視圈逐漸站穩(wěn)了腳跟,再加上早年因為馮小剛愛請客建立起來的革命友誼,三人后來關系好到穿同一條褲子。
搭上王中軍兩兄弟后,馮小剛的事業(yè)走上了快車道。1999年,華誼兄弟投資《沒完沒了》,在片中馮小剛用夸張的手法來反映普通百姓的生活,上映以后電影票房達到3300萬,位列2000年度中國內地票房排行榜第二名。
馮小剛在賀歲喜劇片上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自己,并靠著與華誼兄弟的深度綁定,開拓了自己的事業(yè)版圖。
03
這里插一嘴,馮小剛能穩(wěn)穩(wěn)背靠華誼這棵大樹,還得仰仗自己的一項愛好。
王中軍小時候立志考取中央美術學院,卻意外落榜,陰差陽錯去了美國。即便如此,王中軍仍自信滿滿地稱自己為“業(yè)余畫家”,還在現(xiàn)場為李詠畫過一副素描,在他的豪宅里,隨處可見從世界各地搜羅來的名畫。
有著畫家夢的王中軍,和曾從事美術設計的馮小剛,自然有很多共同話題,再加上馮小剛這人嘴甜愛請客,還有點小才華,誰能拒絕這樣一個人?
當然,馮小剛之所以要綁定華誼,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他和王朔徹底掰了。
馮小剛有個外號叫“馮褲子”,據(jù)說是因為早年在北京,老跟在王朔背后跑,就像王朔的褲腿子。
然而,《甲方乙方》上映時,影片那串長長的演職人員名單,愣是找不到王朔的名字,關于兩人鬧翻的傳聞甚囂塵上。
后來還是熟知這段往事的葉京出來表態(tài),稱馮小剛對這個電影很上心,指望著它翻身。
為了感謝老大哥,馮小剛派制片主任陳國強給王朔送去5萬塊錢稿費,沒想到被王朔扔了出去,不是嫌錢少,而是厭倦了他的行事方式。
王朔、馮小剛
馮小剛到底是胡同串子,跟王朔這樣的大院子弟不是一路人,鬧翻不過是早晚的事。再加上當時王朔成為痞子文學的代表,被文化圈打壓得厲害,正處于人生的低谷,馮褲子還跪舔他就有鬼了。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馮小剛很快又打臉了。
跟王氏兄弟籌拍《一聲嘆息》時,馮小剛不得不再次找上王朔,因為這個劇本的雛形是王朔的《過著狼狽不堪的生活》,就算借10個膽給馮小剛,他也不敢不經王朔同意就改編。
王朔這時已經不想鳥他了,馮小剛只好找到葉京說和,葉京是大院子弟,王朔賣他這個面子,簽了改編合同,但還是找機會惡心了馮小剛一下。
飯局上,馮小剛哭訴:
朔爺為什么那么不給我面子?。咳思夷敲创罄习?,多有誠意啊,掏錢買朔爺劇本眼睛都不眨。
王朔陰陽怪氣地酸了一句:
哎,人那么大老板也不缺這幾萬塊錢。
這里說的大老板正是華誼的王氏兄弟,這部電影是馮小剛簽約華誼的第一部作品,王朔因此把馮小剛捏得死死的,這是在報當日之仇哩。
看到這里,大家應該也明白了,王朔算是華誼兄弟的編外人員,沒有王朔就沒有馮小剛,沒有馮小剛就沒有華誼兄弟。
04
在老大哥王朔面前,馮小剛永遠是個小跟班,時間一長,容易憋屈。
跟王朔編劇、拍戲這些年,馮小剛好的沒學,盡學了些膈應人的本事,還自以為很有藝術造詣,殊不知因為一部電影得罪人,差點把華誼搞死了。
2003年,馮小剛拍了部電影叫《手機》,影片的男主角,就是以崔永元為原型塑造的。
據(jù)說,劉震云和馮小剛最初是想請崔永元來演自己,但崔永元拒絕了,尋思著自己就一主持人,湊那熱鬧干啥,后面就找了葛優(yōu)和范冰冰來演。
電影《手機》
本來不演就不演了,買賣不成仁義在,但電影里的情節(jié)是,男主持人跟別人搞曖昧,然后被逼辭職,讓別人頂替了位置。
這對崔永元造成了很大傷害,后來劉震云找他道過三次歉,但馮小剛一次都沒有。
估計是被王朔惡心慣了,馮小剛壓根沒把這事兒放在心上,再加上他那幾年憑借《天下無賊》《非誠勿擾》《集結號》《唐山大地震》名聲大噪,哪還記得你崔永元?
馮小剛混得風生水起,華誼兄弟也一路扶搖直上,2009年華誼上市,作為公司元老,馮小剛分到了不少股份,眼見股票大漲,在現(xiàn)場的他開心到失態(tài)。
不過也是,誰能想到當初給大院子弟提鞋的胡同串子,今天也能有這樣高的成就呢。
被“圈養(yǎng)”起來的馮小剛,又接連出了《一九四二》《私人訂制》《老炮兒》等一系列票房和口碑俱佳的作品,成了華誼兄弟當之無愧的“金字招牌”。
電影《私人訂制》
與馮小剛同樣高調的,還有業(yè)余畫家王中軍,2014年,紐約蘇富比,王中軍用約3.77億元人民幣,拍下備受矚目的梵高油畫《雛菊與罌粟花》,這是中國藏家海外競拍西方藝術品的最高拍價。
2015年,王中軍又以約1.85億人民幣,拍下畢加索于1948年創(chuàng)作的油畫《盤發(fā)髻女子頭像》。
談及為什么要買下這幅畫,王中軍這樣說道:
一開始我就愛上了這幅畫,然后我愛上了它背后的故事。戈德溫家族是電影界的傳奇,在這幅作品中我不僅能夠欣賞到畫家巴勃羅·畢加索的天賦,也能夠看到塞繆爾·戈德溫老先生的創(chuàng)見。
得得得,你有錢你說了算,繼不知妻美劉強東,普通家庭馬化騰,悔創(chuàng)阿里杰克馬后,又出現(xiàn)了想買就買王中軍。
05
2016年,馮小剛憑借喜劇電影《我不是潘金蓮》獲得第5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首映禮上,馮小剛連夸范冰冰胸大,氣得老實人李晨連夜磨石頭。
想想也是,馮小剛可是范冰冰的貴人,《手機》幫助冰冰獲得大眾電影百花獎,《我不是潘金蓮》又讓其斬獲圣塞巴斯蒂安電影節(jié)最佳女主角,摸下胸怎么了!
馮小剛、范冰冰越是風光無限,電視機前的崔永元,越是吃了屎一樣難受。炮轟他們吧,難免被人說小氣,十幾年前陳谷子爛芝麻的事還記著,什么都不做吧,心里還憋著一股氣呢。
崔永元、馮小剛
都說人最春風得意時,往往就離失意不遠了。
2018年,崔永元收到風聲,說馮小剛要拍《手機2》,被觸及底線的他,這次忍無可忍。
崔永元首先找到劉震云,劉震云是個軟柿子,當年看老崔生氣了,二話不說就道歉,這次也連聲應允,咱電影名不叫《手機2》,改叫《朋友圈》。
本想善罷甘休的崔永元,沒幾天又看到他們的電影宣傳海報,名字還是《手機2》,作為女主角的范冰冰,還在微博曬照,表示“武月很開心”。
范冰冰微博截圖
這下老崔徹底不淡定了,不僅把范冰冰陰陽合同的事情捅出來了,還牽出了背后的大老虎。
一開始,大家都沒怎么當回事兒,畢竟老崔“實話實說”慣了,誰知道他這次又抽什么風。
范冰冰工作室發(fā)布聲明,命令他即日刪除,馮小剛也發(fā)表了《十問崔永元》,予以反擊。
本來也就是改個電影名、道個歉的事,但看馮小剛這么囂張,老崔偏要剛到底了,對著采訪他的鏡頭,淡然一笑:
他們哪懂法律啊,你跟誰簽合同,誰就給你保密,我沒和你簽合同,我就沒有給你保密的義務。
最后他還補充一點,我現(xiàn)在不接受任何道歉,我家合同還有一抽屜,慢慢放,打持久戰(zhàn),急什么!
接下來的事情,大家也知道得差不多了,老崔化身正義斗士,牽出了娛樂圈大宗偷稅漏稅案,范冰冰被罰了8個億,事業(yè)全面停擺,馮小剛、劉震云等人紛紛躲在女人后面,屁都不敢放一個。
這還不算完,以為人在家中坐,鍋就不從天上來?
馮小剛出事了,華誼也很難獨善其身,被曝當天,華誼股價暴跌,整個文化傳媒板塊也一片凄慘,正所謂老崔一出手,股市抖三抖。
06
馮小剛雖然吃了癟,但江湖地位還在,該拿的獎一個不落。
去年憑借《芳華》入圍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得意忘形的他,在家中逼女演員苗苗跳舞,又被網(wǎng)友罵上熱搜。
這就是網(wǎng)友的不對了,馮小剛本來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讓女演員跳個舞嘛,沒必要上綱上線。
對比起來,范冰冰就慘多了,被華誼的幾個大男人當槍使,補交稅款8個億不說,人氣一落千丈,還把男朋友丟了。
華誼兄弟更是撲街,在一向注重商譽的二級市場,翻了車的華誼,股價一跌再跌,去年一年凈虧損10.08億,今年一季度,又虧損了9292萬。
眼見公司不景氣,王中軍再也文藝不起來了,今年8月,他在亞布力中國企業(yè)家論壇上承認,自己已賣掉了一批藝術品,換取一些資金來解決公司流動性問題。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幾年前在蘇富比一擲千金的王中軍,哪里想到自己也有拍賣名畫的一天?
王中磊、王中軍和馮小剛
很多人都把華誼出現(xiàn)財政危機,歸咎于去年的那場風波,但在我看來,崔永元只能叫碰瓷成功,即便沒有丑聞,華誼也早已江河日下。
首先,華誼的盤子不夠大。
2000年,華誼將內地第一經紀人王京花招入麾下,王京花將旗下藝人李冰冰、任泉、佟大為帶入華誼,很是風光了一陣,但這種“賣身契”的方式,并不能杜絕人員的流失。
2005年,王京花出走華誼,跳槽去了橙天娛樂,又把當初帶來的陳道明、劉嘉玲等人悉數(shù)帶走,成了華誼的對家;
2007年,范冰冰合約到期,她放棄坊間傳聞的2億合約,開了藝人單飛創(chuàng)立工作室的先河。
經歷一番大換血后,華誼旗下能打的藝人越來越少,早已沒有全盛時期的輝煌,但好在上市了,靠著割韭菜的錢,足夠王中軍買畫、王中磊跟女明星曖昧了。
2015年,華誼兄弟又以10億收購了馮小剛注冊資本500萬的東陽美拉傳媒,把馮小剛徹底套牢。
華誼的第二大問題,是抗風險能力太低。
最近兩年,內地的電影市場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之前的IP是香餑餑,現(xiàn)在的IP是票房毒藥。 大導演+演技派+流量明星 的老路子走不通了,即便有100個馮小剛,也救不回市場的低迷。
華誼還是那個華誼,天下早已不是那個天下,東陽正午、唐德影視、北京登峰等影視公司的崛起,徹底打破了以往華誼一家獨大的局面,當華誼意識到這一點時,潮水的方向已不可逆。
馮小剛
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華誼的電影業(yè)務也頻頻亮起紅燈。重磅大戲《手機2》被擱置,重回電影主業(yè)的宣誓之作《八佰》遭遇換擋上映無期,而今日上映的《小小的愿望》更是鬧出了幾大主演的番位之爭。
重重危機下,華誼只能把寶押在老板賣畫折現(xiàn)和馮小剛的《只有蕓知道》上,背水一戰(zhàn),究竟能不能成功,沒有人知道。
馮小剛在自傳《我把青春獻給你》中寫到,為了給片子爭取過審的機會,自己請人吃飯,席間這樣拍馬屁:
“您是誰啊,您是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看看北京城這邊說這邊燈太多有點晃眼,這邊的燈就都要立刻給滅了。”
30年前,胡同串子削尖腦袋擠進大院子弟的圈子,好不容易擠進去了,發(fā)現(xiàn)還是要點頭哈腰,阿諛奉承,想來多么諷刺。
人前顯貴,人后受罪,這就是被嫌棄的馮小剛的一生。
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wǎng)、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wǎng)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wǎng)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m.yinghaihangkaoshi.net/showinfo-33-253717-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