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勤展示十字繡《清明上河圖》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高菊通訊員李德偉谷紅艷文圖
6月13日,洛陽一位女士耗時10多年,繡了39萬針,完成了一幅22米長的十字繡《清明上河圖》。該十字繡栩栩如生,針法細膩,展開時受到當?shù)卮迕竦膰^,紛紛拿出手機拍照。
耗時10多年,洛陽女子繡出22米長的十字繡
“功夫真好,針法真好,看起來像畫的一樣。”6月13日,在洛陽市伊川縣河濱街道浥澗社區(qū),當57歲的王秀勤把自己的杰作展示在門前的空地上的時候,吸引了不少村民圍觀。這幅杰作就是一幅高0.6米、長22米的十字繡版本的《清明上河圖》。
據(jù)王秀勤介紹,這幅十字繡版的《清明上河圖》,有1000多個人物形象、26座橋梁,牛、馬、騾、驢60多匹,大小船只20多艘。她一共繡了39萬多針,針也用壞了七八根。僅彩線的顏色就有49種、竟然裝了滿滿一編織袋。整幅作品的分解圖就有14本420多頁之多,繡之前在布料上打格子,就用光了24根筆芯。
從小擅長女紅,曾背著沒繡完的十字繡去打工
王秀勤從小心靈手巧,長于女紅。年輕時常幫母親做鞋幫納鞋底,紡花織布、染布。2009年,她接觸到十字繡,便一下子就喜歡上了十字繡。剛開始,她繡的是小幅花卉書法作品,朋友一看愛不釋手,她就將作品送給朋友們。后來,她心里就萌發(fā)一個想法,挑戰(zhàn)一下自己:繡一幅最長的《清明上河圖》。
從此,她便開始了漫長的“刺繡”之路。當時,人已中年的王秀勤上有老下有小,沒有整塊的時間。她只能忙里偷閑,擠時間,見縫插針繡幾針。其間,她曾到珠海打工,舍不得放下繡品,就一路背到珠海,利用休息時間,飛針走線,刺繡作品。“有時累得腰酸背疼,但是,看著已經(jīng)繡了一大半的,舍不得放棄,就咬咬牙堅持下去。”王秀勤說。
想用自己的方式珍藏名畫,沒想過出售,但是歡迎大家參觀欣賞
“她幾乎每天都要繡,眼睛都累得有點近視了,看著她很辛苦,但是她就不說放棄的事兒。”王秀勤丈夫說。見縫插針,有時候一口氣繡到夜里兩三點,這樣一晃就是十年。
今年6月13日,王秀勤終于繡完了《清明上河圖》。只見在疏林薄霧中,掩映著幾家茅舍、草橋、流水、老樹、扁舟。
采訪最后,王秀勤說:“《清明上河圖》是老前輩留下的古畫,下決心非要給它繡成珍藏起來,雖然說花費了十年工夫很辛苦,但現(xiàn)在終于把它繡成了,非常有成就感,是一生中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情。這幅十字繡沒有想著賣,但是歡迎大家來免費欣賞。”
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wǎng)、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wǎng)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凡是本網(wǎng)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quán)的轉(zhuǎn)載,如需轉(zhuǎn)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m.yinghaihangkaoshi.net/showinfo-33-263650-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