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天冬至,緊接著,元旦、春節(jié)、情人節(jié)、正月十五等節(jié)日將一連串地到來。逢年過節(jié),您還會給親朋好友寄賀卡嗎?
這世界變化快,過去講究登門拜訪,隨后發(fā)展到打電話、傳呼、發(fā)短信祝福,現(xiàn)如今,微信成了最普遍的問候方式。盡管發(fā)賀卡的人越來越少,但記者發(fā)現(xiàn),在阜成門外的天意市場里,仍有不少商戶做賀卡的買賣。
昨天中午時分,張建軍隨便扒拉了兩口飯,就站在自家的柜臺外面忙活了。他是賣了30年賀卡的老商戶,從天意開業(yè)便在這里做賀卡生意。
賀卡賣不過禮品盒
記者看到,柜臺里面、桌上、三面墻上,都掛滿了賀卡。立體的、燙金的、彩繪的,各種各樣琳瑯滿目。
竹女士在柜臺里面忙碌,她是張建軍的妻子。“這個?兩塊錢一張。那個三塊錢。”她忙著回答顧客的問題。相比之下,外面的張建軍“豪氣”多了,“一打12個,18塊錢。那個小盒子您要100個?給您5塊錢一個。”
張建軍說的小盒子是指禮品盒,柜臺里邊面積實在有限,這些小盒子就堆放在攤位旁的地面上,不少人在挑選。
張建軍說,今年,雖然還會有人來買賀卡,但遠遠比不過禮品盒、禮品袋的銷量。“十多年前行情最好的時候,我一年能賣1000箱賀卡。”每箱賀卡是1000至2000張,總數(shù)有百萬張。而今,雖然賀卡仍然擺放在那里,但賣出的數(shù)量不到黃金時期的十分之一。
賣賀卡商家仍在堅守
前來挑選禮品盒的小伙子說,他打算在每個盒子里面裝上一個蘋果,在圣誕節(jié)前送給同事們。“平安夜,當然要以蘋果當禮物。”
張建軍聽了這話,在一旁笑了笑,“這事兒也怪,現(xiàn)在賣禮品盒最好的日子,是在圣誕節(jié)、情人節(jié)之前,元旦和春節(jié)反而沒什么人買。”
這些年生意做得不錯,張建軍在北京買了房,買了車。他是在1986年來北京的,在家人的幫助下,最初是在北太平莊農貿市場落腳。隨后又從天外天市場轉到了天意。
“那些年,天外天市場每年在月壇公園里辦賀卡展銷,生意很好。”張建軍說,他每年會在農歷八月十五前后到南方跑貨,在元旦前回到北京看攤,妻子和其他的家人則幫他照料生意。很多商場商店,都來找他批發(fā)。
以前做賀卡生意的朋友中,如今只剩下了張建軍還在堅守。別看他已經51歲,但爬柜臺取樣品,低下身來翻存貨,身手仍然很利落。
賀卡還能賣多久?
送賀卡這種曾經流行一時的祝福方式,如今逐步被新方式取代。盡管有些人仍堅持著送賀卡的習俗,但畢竟是極少數(shù)人。“賀卡還能賣多久,我心里也沒譜。”張建軍說。
互聯(lián)網對實體店的沖擊也讓張建軍疲于應付。“沒辦法,在時代的大潮里,個體的力量是渺小的,等到不能堅守的那天,我也只能選擇放棄了。”張建軍說。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m.yinghaihangkaoshi.net/showinfo-33-27237-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