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
“一梨潤三秋”
時值秋分
正是吃梨的好時候
梨作為我國
產量僅次于柑橘、蘋果的
第三大園林水果
是保障國人“水果自由”的
實力擔當
“吃梨自由”在中國
素有“百果之宗”美譽的梨
在中國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
《詩經》中
《召南·甘棠》一詩首句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提到的“甘棠”
便是棠梨
同時
中國也是世界第一大產梨國
2022年
全國梨產量1926.5萬噸
是世界第二到第十產梨國
產量之和的將近5倍
人均產量達到13.6公斤
產地更是遍及南北東西
主產區(qū)分布在
河北、新疆、河南
安徽、山西、遼寧等省份
晉州鴨梨、辛集黃冠梨
隰縣玉露香梨、鞍山南果梨
碭山酥梨、萊陽梨
寧陵金頂謝花酥梨
祥云紅梨、庫爾勒香梨等
都是“梨中名品”
在安徽
梨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大水果
2022年產量135萬噸
占到全部園林水果的
三分之一以上
以碭山酥梨最具代表性
產自黃河故道上的碭山酥梨
果大核小、黃亮型美
皮薄多汁、酥脆甘甜
“碭山梨,皮兒薄
落在地上找不著”
當地流傳的一句民諺
生動描述了這顆梨
落地無渣的特點
黃河故道果園成
碭山
地處皖、蘇、魯、豫
四省七縣交界
歷史悠久
秦設三十六郡
碭郡居其一
至少四百年前
碭山人就開始種梨
明萬歷修編的《徐州府志》
已有“碭山產梨”的記載
明萬歷、清乾隆時
碭山梨還被列為貢品
碭山成為“世界梨都”
還有一段與黃河有關的歷史
黃河曾奪泗入淮
流經碭山
改道后留下一條
東西長近百里的故道
洪水走了
卻吹起了風沙
20世紀50年代末
碭山人開始治沙
兼具生態(tài)效益與經濟效益的
梨樹成為首選
地處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區(qū)的碭山
氣候溫和、日照充足
四季分明、雨熱同期
加上黃河改道北徙之后
留下的沙質和沙壤質土壤
土層深厚、水質優(yōu)良
酥梨在此大面積“安家”
如今
碭山擁有近百萬畝連片生態(tài)果園
梨樹面積占“半壁江山”
全縣約50萬畝的梨樹中
酥梨25萬畝
年產量上百萬噸
品牌價值達190.64億元
全產業(yè)鏈產值110.35億元
碭山酥梨舊有名
酥梨秋天成熟
碭山的美卻在四季
到了3月
當春風拂過黃河故道
50萬畝梨花漸次綻放
千年古碭郡
一城梨花香
在這50萬畝果園中
百年以上的古梨樹
有6萬多株
被譽為“梨樹王”的
一株老梨樹
年逾300高齡
其上生九大主枝
枝杈虬勁
繁花遮地蔽天
梨花開過
歷經百余天果實發(fā)育
到了9月中下旬
碭山酥梨成熟
金蓋酥、白皮酥
青皮酥和伏酥等
眾多品種中
以金蓋酥最佳
“三三制”
是碭山酥梨的銷售法則
三分之一采摘后直接上市
鮮銷全國及海外市場
三分之一儲存于冷庫
拉長甜蜜賞味期
三分之一加工成梨膏、潤肺膏
果汁、水果罐頭、梨酒、梨醋等
串起一條甜蜜產業(yè)鏈
碭山還建成了全國第一個
縣級冷鏈暨存儲運輸中心
全縣擁有電商企業(yè)3100多家
超15萬人從事
電商物流等相關產業(yè)
讓這份甜可以
更快、更好地滿足
遠方的味蕾
從梨花節(jié)時“烏龍披雪”
到采梨節(jié)時梨園飄香
在碭山
永遠有人慕“梨”而來
全國特產“大摸底”
你還有哪些地域好物推薦?
人民網《好品中國》欄目
與你一起
發(fā)現(xiàn)更多“中國好品”!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m.yinghaihangkaoshi.net/sannong/show-16-335310-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