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17日電(王坤朔)病毒性肝炎是全球及中國的重要公共衛(wèi)生挑戰(zhàn),尤其是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全球和我國主要的衛(wèi)生挑戰(zhàn)之一,二者是引起肝癌的主要根源。相比于乙肝,人們對丙肝的的認知程度低很多。近日,吉利德科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qū)總經理羅永慶在做客新華會客廳時表示,丙肝作為一種傳染性疾病,在中國知曉率、診斷率和治療率都相對不足,所幸丙肝可治愈,隨著新藥的不斷推出,加之社會各方的努力,有望實現“天下再無丙肝”的目標。
吉利德科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qū)總經理羅永慶做客新華會客廳
羅永慶表示,在丙肝治療方面,中國面臨著很多挑戰(zhàn)。一方面,很多丙肝患者集中在基層地區(qū),例如三四線城市,以及鄉(xiāng)鎮(zhèn)、農村,這些地區(qū)由于醫(yī)療資源和水平相對匱乏,讓丙肝的發(fā)現更加困難,同時缺乏規(guī)范診斷、治療和隨訪。另一方面,中國幅員遼闊,地域差異大,丙肝患者的基因型復雜多樣,還有10%左右的患者是未知基因型或者混合基因型,給治療帶來難度。
隨著中國藥品審評審批的提速,創(chuàng)新藥物加快進入中國。據了解,去年11月,吉利德在中國上市了第一款口服抗病毒藥物。在今年的世界肝炎日前夕,吉利德宣布治療慢性丙肝的口服單一片劑正式上市。
“中國的很多丙肝患者在基層,而基層的硬件和軟件都不是很完善,包括設備儀器和醫(yī)療服務能力。因此,基層更適合不需要頻繁檢測肝功能,相對簡單的治療方案。同時,用藥方便,一天口服一片,患者也比較容易堅持下來。”羅永慶認為,更簡單可行的用藥方案更符合中國丙肝的流行特點。
羅永慶認為,丙肝防治是一項綜合工程,需要政府、醫(yī)務工作者、制藥企業(yè)、社會組織、慈善力量等多方共同努力。“從去年11月吉利德在中國上市第一款藥物開始,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多個省市將其納入醫(yī)保。”羅永慶表示,希望多方社會力量可以聯手推動藥物可及,共同推進“天下再無丙肝”愿景的實現。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m.yinghaihangkaoshi.net/showinfo-108-217728-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