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以來,大家有沒有頻繁被安利
這檔國寶級的綜藝節(jié)目
《國家寶藏》
一開播,農(nóng)家樂審美的乾隆爺
就紅紅火火被送上了熱搜
講真,益美君表示不服
明明最應該刷屏的是這個 18 歲天才少年
《千里江山圖》作者
王希孟
作為節(jié)目中第一件亮相的國寶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和
顧愷之的《洛神賦圖》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等名畫
并稱為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
一幅青綠山水長卷
盡展北宋秀美河山
國寶守護人李晨介紹它是
" 宋朝版《航拍中國》"
今年 9 月
《千里江山圖》全卷在故宮展出時
" 起大早,排長隊
大門一開沖前位 "
的故宮跑又重現(xiàn)江湖
甚至有人不惜排隊到深夜 11 點
上一次出現(xiàn)這樣的盛況
還是 2015 年《清明上河圖》全卷展出時
著名畫家陳丹青
這樣形容自己看《千里江山圖》的感受:
" 腦袋就抵在展柜的玻璃上看,
看得像個傻子一樣,
實在是太輝煌!"
外國人在知曉了
《千里江山圖》和王希孟的故事后
更是不可思議地贊嘆:
" 一定是上帝,讓他干成了這件事!"
NO.2
《千里江山圖》
縱 0.51 米,橫 11.91 米
相當于四層樓的高度
長度是《清明上河圖》的 2 倍
這樣一幅氣吞山河的長卷
只花了半年就繪制完成
且青綠之色,千年不敗
你知道這有多偉大多瘋狂嗎?
《千里江山圖》其實不是一幅畫,
而是五幅畫!
畫家花了整整五稿!
第一稿
水墨勾底
▼
第二稿
赭石上色
讓后期的冷暖對比更鮮麗
▼
第三層
石綠上色
第四層
再疊加一層石綠
使顏色更豐富有層次
第五層
石青上色,完成
如此龐大的工作量是什么概念?
央美一位教授
只截取了畫中的一景臨摹
墨稿就耗時 37 天
石綠階段耗時 15 天
石青階段耗時 15 天
整整 2 個半月
才臨摹完全畫的十分之一不到
按照這個進度
臨摹完此畫尚且需要兩年
但是王希孟只花了半年就全部完成!
難以想象在千年前
那個 18 歲的少年
是如何日以繼夜地伏案揮毫,肆意揮灑!
當初,宋徽宗要求王希孟
畫下大宋的錦繡河山
以此象征江山永固,綿延千年
不為不惜滿足他的任何要求
其中之一就是為他提供最頂級的顏料
所以《千里江山圖》
歷經(jīng)千年,明艷如初的秘密
就藏在這些顏料里
它的顏料不用植物色
全部采用礦物質(zhì)顏色
石綠的原材料是孔雀石和綠松石
用來制作首飾的只是中品
國畫顏料則全是上品
石青的原材料是藍銅礦和青金石
同樣,用的是上品中的上品
就連畫中白色的小人物
顏料都是來自千年貝殼的化石——
" 貝王 " 硨磲
千年不變黃
每一種顏料的制作工藝
更是繁瑣至極
一塊天然的礦石
要先經(jīng)過洗 - 搗 - 籮 - 淘 - 研 - 煮 - 漂七道工藝
初步篩去雜質(zhì)
然后連續(xù)用水研磨 20 天
每天研磨 8 個小時
最后用水飛法一層一層漂洗沉淀
最終達到標準的顏料——
輕細若塵,入水即化
與墨相融,經(jīng)久不變
今天,國畫顏料的制作工藝
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今天,我們看到的《千里江山圖》
閃耀著的正是寶石的璀璨!
NO.3
在中國繪畫史上
王希孟是唯一一個
僅借一張畫就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
然而,關于他的生平
正史中沒有只言片語的記載
他真實存在的唯一證據(jù)
就是《千里江山圖》題跋中的
" 希孟 " 二字
饒是如此
后世仍留下了不少浪漫傳說
要說王希孟的故事
就不得不先說說
這個被皇位耽誤了的大藝術家
宋徽宗趙佶
和乾隆相比
宋徽宗實在不能算是一個管理國家的好皇帝
但是論藝術造詣
兩人卻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乾隆雖好風雅,實則審美無能
宋徽宗卻是真風雅
他的花鳥畫和自創(chuàng)的 " 瘦金體 "
都堪稱一代宗師
不僅自己喜愛書畫
宋徽宗還積極推進宋代的美術教育
為此專門設了一所 " 畫院 "
等同于全世界最早的美術專業(yè)學院
宋徽宗則親自當起了教授
編寫教材,親自授課
為了發(fā)掘有天賦的美術人才
他還搞了個 " 美術高考 "
親自出題,親自批卷
吸納優(yōu)秀人才,重點培養(yǎng)
宋徽宗出過許多經(jīng)典的美術考題
比如這道 " 野渡無人舟自橫 "
如果畫一江水一葉空舟
只能算平庸之作
滿分答案類似這樣:
漁夫臥于船頭
因無人可渡而百無聊賴
" 深山藏古寺 " 的滿分答案:
不見古寺,但見僧人
我們的男主角王希孟
本是徽宗年間文書庫的一名小吏
可能就是在某一次考試中
得到徽宗的賞識
于是收為 " 關門弟子 ",悉心調(diào)教
天資聰穎的王希孟
畫技從此一日千里
18 歲這年,他為徽宗呈上
這幅曠世之作《千里江山圖》
至此在中國繪畫史上的造詣和地位
全面超越了他的老師宋徽宗
李晨在《國家寶藏》中演繹的宋徽宗
這幅《千里江山圖》
也成了王希孟一生的絕唱
獻畫后不久
他便銷聲匿跡,杳然無蹤
關于王希孟的下落
民間流傳著三種說法
一種比一種離奇
第一種說法是
王希孟因作《千里江山圖》
氣血耗盡,積勞成疾
兩三年后,便溘然長逝
第二種說法是
徽宗年間大宋國勢衰頹
哪來的錦繡河山?其實早已民不聊生
耿直的王希孟屢次諫言徽宗
都不被采納
于是又畫了一幅《千里餓殍圖》
呈于徽宗,導致龍顏大怒
下令賜死王希孟,時年僅 20 歲
第三種說法是最浪漫的
王希孟被賜死后
請求徽宗讓自己最后再看一眼《千里江山圖》
徽宗答應后,他獨自一人走進畫室
可是當人們打開門時
王希孟已不見所蹤
后世傳說,他是鉆入了畫卷之中
從此遨游于畫中的錦繡河山
不定在哪個角落
扮演一個漁夫的就是他
雖然太不現(xiàn)實太離奇
但益美君寧愿相信第三種結局
這樣一個天才少年的存在
就像李白捉月而去,黛玉淚盡歸天一樣
讓我們深深相信:
有的人來到這個世界上,
注定就是為了成為傳說!
NO.4
最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幅國寶
狹長的畫卷徐徐展開
是一幅全景的大山大水
遠觀
群山涌動,恰蒼龍滾地
江河流淌,如平鏡映天
一派泱泱大國之風
近觀
水村鄉(xiāng)野,樓閣廟宇
飛鳥樹木,行人漁翁
鮮活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深得中國山水畫 " 三遠 " 的精髓
高遠,深遠,平遠
方寸之間,包容萬千
一步一景
咫尺有千里之趣
即使是截取一個局部
也可作為一幀完整的山水畫立軸來欣賞
浩瀚的江水均用細筆勾勒出波紋
樹上的花葉也以色墨點染出明暗
山巒、亭臺、村莊、渡船
無一相同
每座橋梁都各有千秋
即使是細小如豆的人物
服飾也各有區(qū)別
捕魚、游賞、行旅、呼渡
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
江面的白鷗,空中的雁行
陣型、翔跡也各不相同
整幅畫卷
既有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豪氣
也有一絲不茍精細入微的功力
或許
18 歲就是一個畫家的最好年紀
小一歲,定力不足
大一歲,靈氣不足
最后,為大家獻上《千里江山圖》全卷
請將手機旋轉(zhuǎn) 90° 細細觀賞
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wǎng)、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wǎng)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凡是本網(wǎng)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zhuǎn)載,如需轉(zhuǎn)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m.yinghaihangkaoshi.net/showinfo-33-168511-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