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在线观看网址最新_日韩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_国产一级a毛一级a做免费视频_久久无码免费专区

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文旅>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既要探“源” 也要觀“流”

時間:2022-08-21 10:09:21|來源:人民日報|點擊量:17887

既要探“源” 也要觀“流”

2010年安陽殷墟大司空村東出土的刻辭卜骨。李守奎供圖

中華文明是世界古老文明中唯一延續(xù)至今的文明,文化遺存豐富,文獻記載詳備。

文明的形態(tài)多種多樣,在不同地域有不同表現(xiàn)。對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個既復雜又漫長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把考古探索和文獻研究同科技手段有機結合起來,需要綜合把握物質、精神和社會關系形態(tài)等因素。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經過多年努力,對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發(fā)展的歷史脈絡,對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都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比如農作物的馴化、禮樂的發(fā)明與傳播,都是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的關鍵線索。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的成果還是初步的和階段性的,還有許多歷史之謎等待破解,還有許多重大問題需要通過實證和研究達成共識。

考古學家認為,中國象形文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甚至更早。河南賈湖遺址的龜甲刻符,提供了8000年前早期先民開始探索文字的線索。山西陶寺、浙江良渚、山東丁公等遺址發(fā)現(xiàn)了龍山時代少量的文字資料。

近年來,不少學者發(fā)現(xiàn)商晚期部分器物上的銘文字形態(tài)與同時代青銅器上的銘文字形態(tài)存在差異,或是取象于更早的二里頭文化的禮器,這或為夏代已進入文字時代提供了重要佐證。

顯然,社會的文化積累不可能一直僅僅依靠口耳相傳。政令的頒布、大型工程的管理離不開語言文字的幫助,信仰與思想更需要文字來進行整合傳播。從龍山時代、二里頭文化再到殷墟,我們可以慢慢勾勒出早期中國文字的演進。而另一方面,從甲骨文到金文,從篆書到隸書、楷書,不斷發(fā)展的中國文字,卻是脈絡清晰,不僅是文明發(fā)展的重要內容,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

中國地域遼闊,三里不同調,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但作為一個文化共同體卻非常牢固,歷久彌堅,共同的基因、共同的書寫起了巨大作用。中華文明一經誕生,就具有無比強大的生命力,多民族不斷融合,保持了多元一體的文明格局,而這一切通過不間斷的歷史記載傳承至今。其中,文字的作用不可低估。從這個角度來看,與世界其他古老文明相比,中華文明不僅“源遠”,而且“流長”。因此,我們既可探源,也能觀流,更可以溯流而上。探“源”可知來自何處,觀“流”可知去向何方。

(作者為中國文字學會副會長)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m.yinghaihangkaoshi.net/showinfo-33-277498-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 責任編輯 / 魏敏

  • 審核 / 李俊杰 劉曉明
  • 終審 / 平筠
  • 上一篇:暑期進入后半程,到底該咋玩?夜游、親子游、露營……收下這份游玩攻略
  • 下一篇:多家航司上線“未來飛”產品 秋冬旅游市場有望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