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停擺一年,終于回歸正軌,2018年和2019年兩屆的諾貝爾文學獎“雙黃蛋”將于明晚(10月10日)7時揭曉答案。
不出所料,這回諾獎周,又是博彩公司大出風頭,雖然好像每年都沒猜準。今年以一賠五高居獲獎賠率第一的,是加拿大女詩人安妮·卡森。
△英國博彩公司NicerOdds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賠率名單截圖
安妮·卡森是誰?
安妮·卡森
從現(xiàn)有資料看,卡森的經(jīng)歷平平無奇,像是個典型的學院派作家。她1950年出生于多倫多,上高中時受到一個拉丁文老師的感召(蠱惑),愛上了古希臘文學。她在多倫多大學從本科一直讀到博士,學的就是古典學,只不過中間gap過兩次。畢業(yè)后在美加的各大學任教,教的還是古典學。除了詩人、作家、教授、編輯的身份,她還是個重要的古希臘文學翻譯家,譯過薩福和三大悲劇作家。
安妮·卡森迄今為止最高成就有兩個。一個是憑借詩體小說《丈夫的美人》(The Beauty of the Husband: A Fictional Essay in 29Tangos)贏得2001年的艾略特詩歌獎。
一個是得到哈羅德·布魯姆的推崇。布魯姆在論卡森的文章中認為,卡森繼承了艾米莉•勃朗特和艾米莉•狄金森的遺產(chǎn),其詩歌充滿原創(chuàng)性,杰出程度只有美國詩人約翰·阿什貝利和英國詩人杰弗里·希爾的作品能夠相提并論。再聯(lián)想到布魯姆的名言“你讀三流作品,就沒時間讀一流作品了”,就知道他對她的評價有多高了。
草譯幾首安妮·卡森的詩,不及雕琢,看個意思吧。
艾米莉鎮(zhèn)
安妮·卡森
小房間里的財富。
是一個短語縈繞她腦際。
因為你的礦藏。
留下了。
雪或一個圖書館。
或一群天使。
帶來一個消息。
并非。
對她有意味的。
什么。
(雷格譯)
【按】哈羅德·布魯姆在論卡森的文章中特地引用了這首詩,它出自卡森最初的詩集《小鎮(zhèn)生活》。她在其中寫了36個形形色色的小鎮(zhèn),實際上是她對這個世界的觀察和表現(xiàn)。按布魯姆的說法,這首詩是獻給艾米莉·狄金森的晦澀頌詞。
很明顯,卡森用了一種很奇怪的方式使用標點符號。句點只是生硬地標注每一行的行末,而完全不隨句法和語義走。她為何這樣做?我也不知道??赡芫褪撬齻€人的一種標簽吧,就像狄金森詩里的短橫。這個習慣她一直堅持,就是說在她后來的詩里也總能看到這種生硬的斷句,讓人感受到她的強悍和尖銳。
詩的第一句是戲仿英國劇作家馬洛《馬耳他的猶太人》中的臺詞“小房間里的無盡財富”。
沉睡鎮(zhèn)
安妮·卡森
遠方有雷聲那是它的。
聲音有血。
擊打地面那是。
一個造物的生命融化。
在它的時代有。
空氣迫出。
那花園的邊緣就像。
跳水者的靜脈他。
沖向水面那是一個造物的。
希望就在轉(zhuǎn)身去看之前。
啊我們躺在那里。
在那里世界的。
沙漠巨大而悲哀如地獄。
那就是地獄那。
就是一個造物的心。
栽入。
( 雷格譯)
【按】這首詩同樣出自《小鎮(zhèn)生活》。同樣的句點用法,似乎給了這首詩一種彈性,和詩的激憤相匹配??戳晳T了也覺得挺好。
星期日
安妮·卡森
我洗過的抹布在灰蒙蒙的夕陽下擺動。
晚飯時,一陣更冷的風。
樹葉擠作一團。
廚房的燈亮起。
夜晚海綿狀的小小秘密劃開來。
該給母親打電話了。
讓電話鈴響。
六聲。
七聲。
八聲——她
拿起聽筒,等著。
在空洞的長途上,是這些田鼠如此枯燥地蹦跳。
(雷格譯)
【按】這首詩選自安妮·卡森2005年出版的詩、文、戲劇合集《非創(chuàng)造》(Decreation: Poetry, Essays, Opera)。生活中一個尋常的小場景,因為突然的停頓,一下子有了深意:想象一下,無甚意義的信息在電話線上傳遞,就像成群的田鼠麻木、枯燥地跑著長路,那是何等寂寥。
星期日
安妮·卡森
它藏在她里面而給了康德快樂。
《蝕》始于風吹莫妮卡·維蒂的頭發(fā)。她在一間屋子里。
康德的快樂是有些消極的快樂。
那陣風從哪里來? 康德在他所言說的自在之物中獲取快樂。
她垂下眼簾,在屋子里踱來踱去,被一個扶手椅中的男子凝視著。
自在之物不可企及,不可逾越。
她一直試圖離開屋子。
自在之物也不可表現(xiàn)。
窗簾垂下來。屋子里充斥著物件,到處燃著燈盞,
誰知道會是夜里的什么時辰?她的頭發(fā)慢慢吹起。
然而通過其表現(xiàn)的徹底失敗,自在之物可能
題刻在現(xiàn)象內(nèi)部。
她拿起一張紙,把它放下。
康德注意到理性隔閡之側(cè)有沙沙聲。
她心神不寧的放任自流,潑灑,漂游。
可見一臺旋轉(zhuǎn)的風扇置于扶手椅男子身旁的桌上。
康德自覺虛弱如一道波浪。
現(xiàn)在她能離開了。影片的表層松弛了。
康德任他的靈魂擴展。
她走出來,進入骯臟的陽光。
康德使勁扯下帽子。
她有點害羞,但很樂于行走。
走進這個更艱難的黎明。
(雷格譯)
【按】這首詩也選自《非創(chuàng)造》,是組詩《崇高》中的一首。卡森是個博學的詩人,她在這組詩中將古羅馬修辭學家郎吉弩斯、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德、意大利現(xiàn)代主義導演安東尼奧尼和女演員莫妮卡·維蒂糅合在一起,探討“崇高”的概念。這首詩最有趣之處,當然是把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的一些概念,與莫妮卡·維蒂在安東尼奧尼的影片《蝕》中的表演并置呈現(xiàn),造成一種張力之下的間離效果。
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wǎng)、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wǎng)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凡是本網(wǎng)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quán)的轉(zhuǎn)載,如需轉(zhuǎn)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m.yinghaihangkaoshi.net/showinfo-33-245699-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