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在线观看网址最新_日韩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_国产一级a毛一级a做免费视频_久久无码免费专区

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文旅>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我國巖土文物保護修復研究取得多項新成果

時間:2019-11-11 09:54:09|來源:新華網|點擊量:17029

新華社重慶11月8日電(記者 周文沖、張心怡)記者從正在此間舉行的中國巖土文物保護傳承與發(fā)展國際學術研討會獲悉,我國文物保護工作者在巖土文物病害科學認知和預測、保護材料、加固技術等研究和實踐方面取得多項階段性成果。

巖土文物包括石窟寺、土遺址、崖洞、摩崖造像、墓葬、壁畫等類型,在全國約90萬處不可移動文物點中,巖土文物建筑及遺址約占一半。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文物修復所所長李黎在研討會上表示,近年來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等文化遺產保護科研機構在全國各地開展了30多處巖土文物的基礎研究和保護實踐工作,取得多項進展。

這些進展包括,研究人員通過試驗分析,找到了保持土體水氣滲透特性、提高土體強度和水穩(wěn)定性的重要結構;研發(fā)出兼容性高、耐候性強的加固材料,形成了成套加固技術、修復工藝和成熟的材料體系;將我國傳統(tǒng)石灰材料經過科學改性后,用于我國巖土、磚陶文物修復、古建筑維修及空鼓壁畫的灌漿加固,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和應用前景;為石灰?guī)r石窟巖體的保護,尤其是滲水裂隙的加固、透氣和透水等方面提供了新的試驗結論。

李黎說,部分研究成果已經在承德避暑山莊、泉州九日山摩崖石刻、大足石刻小佛灣等多處巖土文物保護項目中應用。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柴曉明說,盡管取得了一些研究突破,但我國巖土文物病害類型多樣,成熟、系列的集成技術支撐還有所欠缺。李黎表示,目前亟待開展巖土文物保護中傳統(tǒng)技術工藝的傳承與利用,同時還需要繼續(xù)加強新材料、新技術、新分析方法的應用研究。

11月5日至8日,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重慶市文化和旅游委主辦的中國巖土文物保護傳承與發(fā)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重慶大足舉行。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m.yinghaihangkaoshi.net/showinfo-33-246626-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 責任編輯 / 詹云清

  • 審核 / 李俊杰 劉曉明
  • 終審 / 平筠
  • 上一篇:運河文化 漆玉傳情——中國漆器玉器珍品亮相北京
  • 下一篇:接受高等教育人口達2.4億 我國建成世界最大規(guī)模高等教育體系